//9月2日黄昏,北京CBD的高层建筑反射出夕阳金色的光辉。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尽管二季度和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略有波动,但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前三季度,我国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课题组重点观察的九大城市以扎实举措扩内需、稳增长、提质效,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

01

上海总量、北京增量领跑全国,西部城市增长显著

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三甲,上海和北京GDP均超3万亿元。在经济总量层面,前三季度,上海、北京、深圳GDP分别为34389.18亿元、33462亿元和25934.28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名。其中,上海和北京是今年前三季度GDP“唯二”冲上3万亿元的城市,其他城市GDP总量也均超过万亿元。在经济增量层面,北京、深圳、上海、重庆同期经济增量均突破千亿元,分别为1738.9亿元、1466.03亿元、1369.95亿元和1000.43亿元。北京GDP增量排在首位,也体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重庆GDP增速领跑重点城市。从增速看,重庆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6.0%,大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青岛、深圳、成都和北京的GDP增速分别为5.6%、5.4%、5.2%和5.1%,也均高于全国增速。广州经济仍在阶段性承压,前三季度增速仅有2.0%,与其他城市对比明显。

中西部城市三季度承压能力强,增长势头明显。三季度,全国各地经济承压增长,普遍略有波动。和上半年GDP增速对比,重点城市中,仅成都前三季度GDP增速加快了0.4个百分点,重庆略降了0.1个百分点,其它观察城市均有较为明显的降幅。

02

城市竞争格局愈发多元,四季度将更加激烈

北京上海经济差距不超过1千亿元。今年以来,北京GDP增速一直高于上海,在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领先上海1.0、0.6和0.4个百分点。北京和上海的GDP总量差距也保持在1000亿元以内,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的差额分别为580.06亿元、554.29亿元和927.18亿元。四季度预估两地经济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图1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和北京GDP对比情况

重庆全国“第四城”愈发稳固。今年以来,重庆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广州GDP增速则下滑明显,重庆和广州GDP差额逐渐增大,已从一季度的71亿元差额扩大到前三季度的1094亿元。一方面,工业是重庆今年超过广州的关键所在。广州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幅度仅有0.8%,前三季度下滑幅度降至2.2%,显示三季度工业下滑十分明显。尤其是广州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降幅达到17.4%,仍处在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从两地代表车企看,重庆赛力斯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增幅达到364%,广州的广汽累计销量则同比减少25.59%。另一方面,广州1-8月(错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重庆则有9.9%的增速,广州服务业也正在面临被重庆赶超的情况。四季度,预估广州很难实现对重庆的反超。

图2 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和广州GDP对比情况

天津、宁波、青岛排位焦灼,天津保持“北方第二城”。今年以来,“北方第二城”的争夺异常激烈。一季度和上半年,宁波GDP总量均超过了天津。前三季度,天津GDP总量反超宁波,仅领先29.6亿元,“北方第二城”的位次仍有一定优势。青岛虽然GDP总量尚未超过天津和宁波,但前三季度与天津GDP的差额仅有274.8亿元,GDP增速达到5.6%,领先于宁波的5.3%和天津的4.7%。天津青岛谁能在2024年底拿下“北方第二城”,仍存在一定的变数。

图3 2024年前三季度天津、宁波和青岛GDP对比情况

03

工业“压舱石”作用突出,“两新”政策成效显现

各地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呈企稳向好态势。前三季度,深圳、青岛、重庆、北京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9.4%、8.1%、6.9%。深圳工业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在一线城市和工业大市中保持领先水平,电子信息制造业(13.7%)、汽车制造业(36.3%)是支撑深圳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青岛35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7.1%,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41.2和141.6,继续处于“较为景气”区间。重庆前三季度全市生产的391种工业产品中,有217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北京一方面稳步推动重点行业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两大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成,同时还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受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广州工业运行仍处于深度承压状态,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

“两新”政策成效显现,相关行业、产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各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实施,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向好。在设备更新方面,上海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7%,成都食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5.2%,北京、深圳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5%和13.7%。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助力下,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重庆、深圳、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倍、48.1%、22.2%,广州家用电冰箱、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房间空气调节器等家电产量分别增长52.3%、26.6%和13.2%。

图4 2024年前三季度重点观察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04

投资和出口稳步增长,消费增速相对疲软

第一,重点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基于制造业投资带动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的平稳增长,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天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7.8%、7.3%、6.7%、4.7%和4.2%,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4%。其中,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2%,制造业投资增长44.0%。天津、广州、深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6%、12.5%、5.0%。重庆制造业投资增长14.2%,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深圳制造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增长35.8%。前三季度,各地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势头持续强劲。成都、北京、深圳、广州、青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1%、66.7%、42.2%、25.2%、12.3%,北京、天津、成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8.9%、25.2%、15.6%。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序推进,成都、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47.7%、34.1%,深圳深圳前三季度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5%。

第二,外需逐步回暖,对外出口普遍迎来上升态势。前三季度,深圳出口总额达到21388.8亿元,实现了19.7%的同比增速,是我国唯一一个出口总额超过两万亿元的城市,稳居全国第一。在“新三样”火爆的同时,深圳手机、电脑、家电等“老三样”出口优势依然稳固,出口额分别增长8.9%、10.2%、23.9%。武汉前三季度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8%,增速在全国排在前列。湖北省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出口总值达193.7亿元,增速29.7%,这正是武汉的优势产业之一。受服装、钢材等产品出口额下滑影响,成都前三季度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0%,不过已经较上半年有明显恢复。

第三,消费需求总体仍处于恢复态势,新型消费保持增长。前三季度,重点城市中仅青岛和重庆消费增速高于全国。一线城市消费增速缓慢,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消费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1.6%、3.2%和3.4%。在“吃穿用烧”四类商品中,上海仅有“吃”类消费略增1.7%,其他三类消费均明显下滑;北京四类商品消费同比均为负增长,“穿烧”两类下滑幅度均超5%。各地部分新型消费模式保持较好发展势头,限额以上便利店、超市、仓储会员店等业态通过公共网络合计实现的零售额快速增长,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以旧换新政策也带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图5 2024年前三季度重点观察城市投资、消费、出口增速

//执笔:马朝良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后